首页 资讯 正文

甘肃民乐:党建引领产业兴 绘就乡村新画卷

体育正文 238 0

甘肃民乐:党建引领产业兴 绘就乡村新画卷

甘肃民乐:党建引领产业兴 绘就乡村新画卷

今年以来,甘肃省民乐县洪水镇上柴村立足地处城郊优势,以“强(qiáng)产业、促就业、增收入”为(wèi)目标,积极整合盘活全村土地资源(zīyuán),创新联农(nóng)带农机制,进一步延伸特色产业链条,走出了一条“党支部领航(lǐngháng)、合作社赋能、群众参与增收”的(de)乡村振兴发展之路,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发展“一池春水”。如今,这里大棚成片、牛壮仓盈,村民在家门口端稳了“致富碗”。 洪水镇上柴村牦牛养殖基地(民乐县委宣传部供图(gōngtú)) 支部领航聚合力,打造“菜篮子(càilánzi)”直供链。坚持党建引领,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,整合全村土地资源,推行“党支部+合作社+企业+农户”发展模式,将零散土地“化零为整”,形成总规划面积2000亩的(de)高标准有机蔬菜基地,建成500座现代化钢架大棚,配套建成6间预冷间、1间制冷间及冷链仓储(chǔ)设施(shèshī),形成“种、储、销”一体化链条。基地年产优质蔬菜超万吨,直供县城商超及周边市场,成为(chéngwéi)民乐县(mínyuèxiàn)“菜篮子”工程(gōngchéng)核心基地,年提供固定就业岗位80个,可带动周边群众季节性务工200余人(yúrén)。 洪水镇上柴村蔬菜(shūcài)种植基地(民乐县委宣传部供图) 循环经济促双赢,“畜产业(chǎnyè)”托起“绿蔬菜(shūcài)”。在(zài)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,上柴村(cūn)深耕畜牧养殖,扩大“万头牛场”养殖示范区。通过“统一品种、统一防疫、统一销售”的规模化(guīmóhuà)经营模式,年出栏肉牛1万余头,带动69户村民发展订单养殖。创新推行“种养结合”生态循环模式,将牛粪加工为有机肥(yǒujīféi)反哺蔬菜基地,既降低种植(zhòngzhí)成本,又提升蔬菜品质,实现“以牧促农、农牧双赢”,预计年可带动村民增收20万元左右。 冷链仓储延链条,家门口就(jiù)业稳(wěn)增收。为解决农产品保鲜难题,村集体盘活11.5亩闲置土地,建成总库容1.5万立方米的冷链仓储中心,配备预冷、分拣、包装(bāozhuāng)等设施,延长农产品销售(xiāoshòu)周期,提升(tíshēng)附加值30%以上。产业链的延伸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,全村350余名劳动力实现“出家门、进厂门”,人均月增收3000元左右。村民(cūnmín)王宏喜感慨地说:“现在家门口有了就业机会,这(zhè)让我们可以不用外出打工,通过种菜养牛、冷链物流就能挣钱,年底(niándǐ)还有分红,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!” 洪水镇上柴村蔬菜种植(zhòngzhí)基地(民乐县委宣传部供图) 民乐县洪水镇上柴村以产业为笔、以土地(tǔdì)为纸,正书写着“产业兴、百姓富、乡村(xiāngcūn)美”的动人(dòngrén)篇章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(le)鲜活样板。目前(mùqián),上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万元,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%左右,硬化路通到田间地头(dìtóu),文化广场欢声笑语不断。洪水镇上柴村党支部书记王鹏才表示,“下一步将立足地处城郊优势,着力发展观光农业、餐饮娱乐(yúlè),让县城的孩子们周末(zhōumò)有去处,不但可以丰富市民的娱乐生活,还可以让上柴村的乡亲们一起奔向共同富裕!”(王鹏 苏久永 孙亚男)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(huānyíng)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(tōngguò)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(wèijīng)授权不(bù)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甘肃民乐:党建引领产业兴 绘就乡村新画卷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